結訂婚禮品一次搞清楚
愈來愈多的新人在結婚前總是希望自己的婚禮免俗一切的繁文縟節,讓自己的婚禮過程是充滿溫馨與不 “俗”的氣氛。因此很多新人對於傳統的結婚禮品甚至禮俗都希望可以越簡單越好,或甚至對於相關的禮俗抱以拒絕接受或是能免則免的態度。其實傳統婚禮品與習俗在西方文化影響之下慢慢的被遺忘或是以其他方式取代,很多目前是適婚年齡的家長也對於傳統結婚習俗僅剩模糊的印象,因此要傳承這些傳統禮俗的意義就相對艱困了。
為了讓大家對於傳統結訂婚傳統禮俗與禮品的意義有比較多的認識與了解,接下來就針對結訂婚中所需要的一些禮品跟大家作一些介紹…
訂婚篇:
通常在訂婚的時候男女雙方新人都要準備所謂的12禮來相互餽贈,而下表為一般新人所需準備的12樣禮品:
|
男方 |
女方 |
備註 |
品項 |
頭花 |
春花 |
|
洋裝 |
結婚禮盒 |
||
皮包 |
女婿肚兜 |
||
鞋襪 |
蓮蕉
|
||
聘金 |
芋頭 |
||
金飾一組 |
黑糖一包 |
||
禮餅 |
西裝襯衫 |
||
四色糖兩份 |
領帶領夾 |
||
金炮燭二份 |
皮帶 |
||
火腿二份 |
皮夾 ( 內放紅包 ) |
||
十二禮 ( 以紅包代替 ) |
鞋襪 |
||
麵線二份 |
帽子 ( 紅包代替 ) |
備註:男方所準備12禮紅包括:
男方所需準備的訂婚禮品中,頭花、12禮紅包、火腿、麵線大多以紅包替代。由於在傳統中,女方必須在結婚迎娶的當天頭上配戴由男方所餽贈的新娘頭花,但演變至今許多新娘是由婚紗店的造型師或是新娘秘書以鮮花或飾品來為新娘做髮型設計。因此,頭花漸漸的就以紅包或是手錶所取代。其他像是四色糖與金炮燭多半會由喜餅店提供或是也可在傳統的香燭店購買。至於麵線(代表長壽多福)、火腿(古時是用整隻含大腿肉的豬腳,代表男方豐碩誠懇之意)、以及所謂的12禮(點燭禮2包、酒宴禮、引娘禮、祭神禮、祭祖禮、姊妹桌禮、招待禮、廚房禮、盥洗禮、端菜禮、開容禮)為求方便起見,大部分的新人都會以紅包來取代。
女方所必須準備的文定禮品當中,春花又稱春仔花(若婆婆與先生的祖母均健在須多準備他們的春花),是代表先將春花餽贈給男方的女性親友,待迎娶時當天男方親人可頭插春仔花來迎娶新娘,以表示新娘的細心與週到。結婚禮盒內有六項,代表給夫家帶來興旺之意;女婿肚兜由丈母娘準備,需要在肚兜內放入一個紅包以祝福未來女婿財源廣進;蓮蕉、芋頭代表新人未來可人丁興旺之意。至於帽子禮,為舊時男人視帽子為隨身的裝飾之一,但目前戴帽子的風氣並不如以往興盛故以紅包或手錶取代之。
結婚篇:
至於講到結婚,重頭戲就是女方在準備所謂”嫁妝”,以前有聽到所謂的嫁妝一牛車;因此大戶人家的女兒嫁妝是絕對不馬虎的,希望準備的圓滿周到而在婆家受到尊重與疼愛。但也有聽聞因為嫁妝單薄而受到婆家的冷落或是刁難。基本上嫁妝是泛指新娘將日後在夫家所需用到的一些生活必須品而言。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也已漸漸脫離的鄉村生活的模式,因此在準備嫁妝的品項也多多少少精簡了許多,以下就以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嫁妝品項跟大家一一介紹。
女方
嫁妝 |
品項 |
說明 |
|
頭尾禮品組 |
大臉盆、小臉盆、子孫桶;牙刷、漱口杯組、香皂盒、毛巾、生子黑布、圍裙、枕巾組、手帕、子孫袋等共12禮 |
|
|
針線盒組 |
針線盒、剪刀、尺、線、新娘肚兜、小火爐一對、紅絲線、新娘巾、扇子兩隻等共10件 |
|
|
寢具 |
床罩組、枕頭一對、棉被一件、枕巾一對 |
|
|
門簾 |
|
不可違眉頭眉尾、中間分開的樣式,意指為在進新娘房之前要討各吉利要夫妻倆人有頭有尾永不分開。 |
|
新娘鏡 |
|
傳說新娘子有新娘神,因此再結婚前四個月不可以照大鏡子以免把新娘神給趕走,因此要有一個有蓋小鏡來做為日常梳妝方便使用。 |
|
帶路雞 |
|
傳統中媒人會自新娘家帶著一對雞到夫家去,因此又稱為帶路雞。為求興旺與福氣,現代人會以假的雞來替代。 |
以上所提供的各項嫁妝品項會因為各地方習俗略有差異,此外也會因應都會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整或取代。其實就把嫁妝想像成為準備新居的各項生活用品,以及懷著事事討個吉利好兆頭的想法來採買,這樣一來許多認為麻煩的念頭就會隨之不見。
至於男方在結婚當天必須準備的禮品很簡單僅需要拿著一個頭遮去迎娶(頭遮上有八卦圖可以保護新娘子的新娘神;若新娘子已有身孕則必須使用黑傘替代頭遮)、新娘過門時的小火爐與瓦片即可。
以上資料由廖聯發綢布莊所提供,相關資料請上www.liaomama.com.tw。
憑本文章即可享有全店商品9折優惠。